地下管线摸排

地下管线摸排 地下管线如何探查?

地下管线如何探查?

地下管线如何探查?

管线探测图是指管线成果图还是探测过程中的图像? 管线成果图一般是指附有管线的地形图;这种图只要明白地形图就行,图上有比例尺及北方向指针,管线图不一定北方向就是图的上边。图下面一般附有高程表,明确指出图上管线的种类、高程等。 探测过程中的图像指地质雷达扫描得到的地下影像照片;这个也比较简单,只要能偶区分出来整幅图像上的异常之处就行了,类似于找错误游戏,自己找两张图片看看就能明白了!

地下室管线综合一般排布原则?

地下室管线综合一般排布原则1.综合管线的施工不能仅限于满足最低设计高度要求,需紧凑布置,尽最大可能提高地下室使用空间,使空间高度最大化。

2.梁下敷设的第一层管线宜紧贴梁底敷设,桥架顶距梁底净距不宜大于100mm,其余管线管顶与梁底净距不宜大于50mm(并排底平敷设管线以最大高度尺寸管线计)。

3.管线敷设位置要求:

1)地下室大直径或主干管线应尽可能沿地下室外墙布置,必要时可设置专用的管井,以减少大直径管道对使用空间的影响。

2)管线敷设要配合建筑、结构布局,宜沿墙、柱平行敷设,管线敷设应首选避开主通道,次选避开通道、通道中央位置(按顺序选择),宜选靠墙位置、或在车位或通道靠柱侧位置敷设(按顺序选择)。如为加腋梁,则注意避开靠柱的最低梁处以避免管线整体敷设过低。

3)应尽可能沿次梁方向安装敷设。

4.地下室管线布置常规顺序为喷淋支管贴梁或近板敷设,其余管线如冷冻冷却水管、给水干管、消防干管、桥架、通风管道等宜与喷淋干管同层、贴梁底敷设,遇到交叉时,宜遵循以下原则:

a)水管和桥架宜上绕风管;

b)小管道避让大管道;

c)压力管道避让重力管道;

d)低压管道避让高压管道;

e)常温管道避让高温、低温管道;

f)技术或成本上可弯管线避让不可弯管线;

同时存在两种及以上的情况时,根据现场情况选定最有利原则。

5.在满足间距要求的前提下,各管线宜并行敷设,同时尺寸大小接近的管线应集中布置且底高一致,照明光管底座底标高宜与管道底平。

6.为满足紧凑布置,各专业管线之间的最大安装距离(水平为管线外轮廓距离、垂直为外轮廓与上层管线的支吊架下缘)宜为:

7. 消防喷淋支管等小直径管道在满足规范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近板布置,无法保证空间净高要求时,可在梁板结合处预埋穿梁套管,以减少小直径满铺管道对地下净空的影响。

8.同专业管线宜同层敷设,避免分层敷设。

9.不同专业管道之间不宜存在大面积或长距离上下重叠。

10.管线尽量避免穿越防火卷帘上方。

11.不得出现三道及三道以上的管线交叉,不得在梁下交叉。

12.避免大直径管道的交叉。

2.2专业技术要求

2.2.1给排水专业

1.给水与排水管道平行敷设时,最大净距为200mm;交叉敷设时,最大净距为150mm。

给水管外壁之间的最大净距为100mm。管线阀门不宜并列安装,宜等距错开,若需并列安装,管道外壁最大净距:DN小于50mm时为200mm;DN=50~150mm时为250mm。

2.管道上、下层叠敷设时,冷水管应在热水管、蒸汽管的下方,在冷冻水管、排水管的上方。

3.如不能避免排水管道在上层敷设,则下方给水管道接口应偏离交叉点。

4.满足本标准总原则的前提下,水管与桥架层叠敷设时,不宜在桥架上方,热水管需避免与桥架层叠。

5.保证重力排水管坡度的同时,应避免重力排水管与其他管线交叉对层高造成影响。

6.热水及冷凝排水管道布置敷设时需考虑保温层厚度。

4.2.2空调专业

1.保证重力冷凝排水管坡度的同时,应避免重力冷凝排水管与其他管线交叉对层高造成影响。

2.为提高标高,应尽量采用宽高比大的扁平风管,如需现场优化,应控制金属风管宽高比不宜大于4,并应经设计确认。

2.2.3电气专业

1.如无法避免电缆桥架多层敷设时,需保证上下层桥架一端对齐。

2.同层间敷设距离宜小于下列规定:

a)强电桥架间距为200mm;

b)弱电线槽与强电桥架间距为300mm,当有屏蔽板时可减少到200mm;

c)控制电缆桥架间距为200mm。

d)弱电线槽之间间距不宜大于10mm。

3.线槽和桥架顶部距楼板最大距离300mm,距梁底不大于100mm,桥架距墙壁或柱边最大净距为100mm。

4.强电桥架要靠近配电间的位置安装,如强电桥架与弱电桥架层叠安装时,强电桥架宜敷设在上方。

5.高、低压桥架层叠安装时,高压桥架应在上方敷设。

6.电缆桥架不宜敷设在腐蚀性气体管和热力管道的上方及腐蚀性液体管道的下方,当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应采取防腐、隔热措施并经设计确认。

7.为提高标高,应尽量采用宽高比大的管线,如需现场优化,应经设计确认。

8.除敷设在电气专用房间的电缆桥架外,其余电缆桥架安装应考虑金属盖板保护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