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洞里的读书人主要内容

窑洞里的读书人主要内容 古代的书生要背多少书?

古代的书生要背多少书?

古代的书生要背多少书?

古代书生,主要为了科举,书生要读多少本书,要背多少字,南宋有一位进士,就做了统计。科举最核心的是四书五经,每一本书都要背。

▲江南贡院,明清时全国半数状元出于此

四书:《大学》1700字、《中庸》3500字、《论语》1.37万字、《孟子》3.46万字,合计约为5.35万字;

五经:《诗经》3.92万字、《尚书》2.57万字、《礼记》9.9万字、《周易》2.42万字、《春秋》19.68万字,合计约为38.49万字。

▲科举试卷

光是四书五经就有43.84万字!

如果是明清两朝,还要背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28万字。也就是说,明清写八股文的这帮学子们,要背71.84万字。

▲科举考试流程

当然,如果想大概率通过科举,日后成为高官,那么这70多万字,最好能背多少就背多少,能背多熟就背多熟。如果只想混个功名,也可以突击背一下范文,在考场上拆解套用,也有一定的录取几率。

明清时,随着知识阶层的壮大和印刷术的发展,这种科举参考范文(被称为“时文”)发展极为迅速。甚至很多大儒也参与“时文”写作和选编,比如大学者吕留良所选的“时文”,以押题之准,格式之好,倍受士子推崇。

现在的高考、公务员考试、注册会计师、一级建筑师等考试,与科举相比,难度要低很多。

古代的书生要背多少书?

书生要给个定义才是,因为一般读书人也可以叫书生,但他们不一定能背多少书。

能考取功名的读书人当然是书生,他们就不是一般的读书人了,他们读的书要多得多,所有经史子集都要读到,而且要能背诵,加起来有担把,并且刚能背诵还不行,还要能把每篇每章每句的意义弄懂弄透,达到任意发挥而不逾矩的境界。所谓不愈矩,就是不跨越封建伦理纲常的要义,符合封建伦理纲常的要求。读书人用功在早晚,早晨头脑清醒,便于记忆,一般用于背诵;晚上环境清幽,便于思考,一般用于感悟。背诵感悟有了功底,他们便以文会友,互相出题,互相作文,然后互相评阅研讨,以求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现在考大学考研究生不容易,古代考举人考进土更不容易,读书人往往是壮志凌云赶考,垂头丧气回家。不过,尽管考取功名难,但总有人去考,因为一旦获得功名,便可当官,便可出人头地,名也来,利也来,风光无限。此所谓寒窗十载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图片取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