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悖论解决了吗

你会送父母到养老院吗?

你会送父母到养老院吗?

教育子女孝敬,父母以身作则。
父母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
第一,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我的想法是,不要把父母送到养老院。原因很简单,这不是父母想要的结果。设身处地想一想就会明白,他们当年带着无限的憧憬和期望把我们生下来,为了把我们养大成人,他们吃尽千辛万苦甚至走遍千山万水去打工;为了让我们读好书,他们说尽了千言万语想尽了千方百计软硬兼施软磨硬泡苦口婆心规劝我们;为了我们结婚他们花光了家底倾尽所有甚至举重债为我们买了楼买了车。我们是他们的骄傲和自豪,我们是他们努力生活下去的最大理由,我们是他们未来生命的重要支撑。如果我们把他们送到养老院,说严重一点,这是无情的抛弃,是亲情的背叛,这不仅在表面上对他们来说是最大的“打脸”,更重要的是他们突然发现了自己在儿女心目中的地位是如此的不堪。
我们可能有很多理由,但是,换位思考一下,当年父母比我们现在难不难,他们把我们送到哪里寄养了吗,不仅没有,父母甚至从来没有流露过丝毫的软弱和怯懦,在幼小的我们面前,他们永远是那么强大,那么让我们信任。办法总比困难多,如果真心想要奉养父母,总会找到妥善的解决办法来的。
第二,如果确实没有条件奉养父母,比如工作脱离不开,比如身体不好。在这种情况下,就不要把大家都捆在一起了,最终弄得人困马乏,双方都有着很沉重的精神负担,父母觉得拖累了孩子,孩子觉得对不起父母,这是很没有必要的内耗。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此时要快速决断,要和父母商量好沟通好,把所有的事情和父母解释清楚。其实并不是到不到养老院的问题,而是感情是否融洽的问题,是我们的心里是不是把我们的父母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的问题。不管父母在哪里生活,如果我们和他们的感情还是和原来一样好,甚至双方都比原来更轻松愉悦,这就成了一件双赢的事情。当然,子女要带着孩子们要常去看望父母,真心关注他们关心他们的冷暖关心他们的情绪。定期领着父母出去旅旅游聚聚餐,让他们觉得和孩子的感情没有变,这就可以了。
现代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只要我们真心对待父母,不论怎么做,父母都一定会理解我们支持我们的。

有人说白酒会在90后00后中慢慢冷淡掉,是因为他们都不喝了吗?

杞人忧天。举个真实的例子吧,老王正好认识一个小伙子,江苏东台人,标准90后,91年生人,有着标准的莫西干发型,据他自己说这个发型从上初中一直留到现在。这个小伙什么酒都喝,光瓶子42度牛栏山是日常标配,喝的那是不亦乐乎。
90后这个群体,比80后在生活节奏上更猛,简单的说,90后消费观念甚至比00后还要开放,这真的不是现象级,而是普遍现象,能花钱,能吃喝,比80后更自我,你很难用精确的语言来形容这一代人。
00后,刚好20岁,这个年龄正在步入青春的后期,难怪90后都自称油腻中年了,厉害的,身体早就“三高”了。
90后在选择白酒上,正如这个东台小伙一样,就喜欢喝牛栏山浓香二锅头,我让他喝玻汾黄盖,他竟然说太冲,喝不惯,但对老白汾的大名却是仰慕不已。
小伙自己说,还买过茅台镇的酱香型白酒,说喝不惯,喝了不到一半就搁置在家了。其实小伙这个年龄还没有形成品鉴白酒的能力,觉得自己酒量不错喝的多,才是这个年龄段追求的。从小伙儿平时的言语也能听出来,自己很在意自己的酒量。
所以,白酒注定不是为年轻人准备的,是为上了年龄有了更多阅历的人准备的,到了一定年龄人就会自然而然学会品鉴白酒,而不是追求喝酒的量!其实00后也一样。
其实新一代的新新人类,物质条件极大丰富,选择性也广,生活也比前辈们更加西化!当然酒水就有无数种选择,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只要中餐是生活的日常,那么说白酒在未来几代淡出历史的,都是杞人忧天!
因为白酒和中式菜肴是绝配,中式菜肴特别是宴席,如果没有了白酒的存在,那么再好吃的中餐也是没有灵魂的。
时光如流水,匆匆奔驰!90后最大的已经到了而立之年,00后也到了弱冠之年,他们是未来的主人,其实很多人自带白酒基因,因为他们的先辈已经把白酒带入了血液,就像土生土长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