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快乐是好事

什么是孝?在朋友圈祝父母生日快乐就是孝吗?

什么是孝?在朋友圈祝父母生日快乐就是孝吗?

一、孝文化在中国孝文化在中国应是最早提出的道德标准之一。
孝,xiào,从爻从子。效也,子承爻(天地万物变动、生生不息的规律)也,善事父母也。本义:尽心奉养并尊敬父母。——来自于百度
古代的十恶不赦,排在第4位的“恶逆”,第7位的“不孝”都与孝文化有关。
“恶逆”指打杀祖父母、父母以及姑、舅、叔等长辈和尊亲。
“不孝”指咒骂、控告以及不赡养自己的祖父母、父母。祖、父辈死后亡匿不举哀,丧期嫁娶作乐。
汉代时的察举制度,也规定了要看“孝廉”二字。
那么对于不孝,《孟子·离娄上》中的原文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十三经注疏》中在“无后为大”下面有注云:“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 用白话文来解释就是:一味顺从,见父母有过错而不劝说,使他们陷入不义之中,这是第一种不孝;家境贫穷,父母年老,自己却不去当官吃俸禄来供养父母,这是第二种不孝;不娶妻生子,断绝后代,这是第三种不孝。
二、当代孝的标准笔者认为,在当代中国,“孝”起码应该包括三个层面:
一是顺从。顺从并不是毫无原则地服从。对于父母正确的教导应当虚心接受,不正确的可以左耳进右耳出。对于关键决定,应当尊重父母的意见,即使意见相左,也应当平心静气地谈。而不是以冲突的方式来解决。这里特别要说,对于婚姻方面。最好要能找一个自己喜欢父母也喜欢的对象。千万别以断绝关系的方式寻找婚姻,因为对象可以再找,父母却不可以。那么高的离婚率,你敢相信谁?
二是陪伴。现在的父母都不需要儿女在物质上给予多少帮扶(恰恰相反,现在啃老族倒是不少),因此对于父母来说,陪伴才是最重要的。最好能和父母在同一个城市生活。即使实在不能时时相伴,分隔两地,也应该经常电话、视频,让父母心有牵挂,这也是父母晚年唯一的精神寄托。这一点,当你自己做了父母,大概就能明白了。
(所以为什么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我觉得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你自己不带孩子,就不知道父母带你有多辛苦!)
三是送终。在父母弥留时刻,千万别缺席。如若不然,你会一辈子被愧疚的噩梦纠缠。
三、父母的生日对于生日来说,我记得有一句话给我印象很深:“如果你忘记了母亲的生日,代表这个人在你心目中已经死了。”
在朋友圈说不说生日快乐没什么,只要父母高兴。但重要的是,你能够尽量在这一天让他们知道:你从不曾忘记,你爱他们。
另外再加一句,这也是我父亲从小对我的教导:你的生日是你母亲的受难日,也应该由你为母亲作纪念。

隔代亲会亲到什么程度?

可以这样说,简直能亲瞎眼。
我们小时候,我父亲在家里简直就是一个暴君。谁要是有一点儿不是,或者是我妈在他跟前一掇弄,那挨一顿狠揍是免不了的。轻的,揍你一片乌青,好几天也散不了。重的,不是打个半死,病上一段时间;就是打的跑了,好几天都不敢回来。听我妈和二叔都说过,我原来有个二哥。因为小,肚子饿。在家里哭闹。影响了我父亲在小煤窑上了夜班后在家里补觉。被他一脚从炕上蹬到后脚地,磕在箱子上。摔的有了内伤,病了一年多,死了。哥哥因为和母亲顶嘴,被告了一状。用一捆粗麻绳甩开,打得哥哥飞起来,磕在炕沿上。逃岀去躲了三天,大冬天的差点儿冻死在外边……
人们都说,生在我们家里的孩子真的可怜,能够长大,不容易啊!
媒人轻易不登门。姑娘们都害怕一旦和哥哥结了婚,生下的孩子怕公公一脚踢死。因此哥哥三十多了,才结的婚。
出乎所有人预料的是,父亲对孙子们是格外的亲。大侄女才刚刚满月,就让我妈抱过来,自己照料。终日乐得合不拢嘴。全家大小,谁也不能准说孙女有什么不足之处。这样一来,嫂嫂就乐得清闲。喂完奶,就到邻居家串门去了。
一天,侄女饿了。嫂嫂却没有回来喂奶——她在一个邻居家里打扑克玩呢。父亲提了根丈椽,把那个邻居家的几块窗玻璃给捅了……
后来侄儿和二侄女也相继出生了。父亲把我给他的钱、鸡蛋、猪肉、粉条、豆油、花生……都给孙子们改善生活了。自己用的块毛巾,烂的成了纱布。也舍不得换一块。给了钱,也给孙子们做衣服了。
父亲的暴脾气是出了名的。从来不肯吃亏。有一年,侄儿因为他姨姨骂了他,气不过。就躲在一个大门洞顶上。准备了几块土坷拉和烂砖头,等姨姨回家时偷袭——在地上,不是人家的对手。
事有凑巧:当侄儿准备袭击他姨姨时,恰好父亲也前后脚进了门洞。因为走的快,一出门洞,背部就挨了两下。气得他暴跳如雷。连连喝问是那个家伙干的坏事?
街上的人说,是你孙子来。老头儿立马阴天转晴天。虽然痛的出气都难受,但是舍不得杵孙子一指头。我妈要打侄儿岀气,他还阻拦,不让打不说,还说俺孩“怯特”(土话,萌宠可爱的意思)。真是亲瞎眼!和当年揍的我哥好几天都一瘸一拐的做法,判若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