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小青岛在哪个区

青岛小青岛在哪个区 小青岛隔海相望是青岛哪个区?

青岛有两个岛?

小青岛隔海相望是青岛哪个区?

青岛有三个岛而不是两个岛,分别是青岛黄岛和红岛。黄岛是面积最大的隔着胶州湾和青岛遥遥相望,红岛在青岛的北部。青岛指的是市内三区,就是老城区。现在黄岛和红岛都发展的很好,特别是西海岸新区(黄岛、胶南),生机勃勃,一派兴旺之象。红岛开发了很多房地产,国家给予限价政策,抑制了炒房。

青岛有两个岛?

青岛是一个海滨城市,同时在它的周围也有着众多的岛屿相拥而存在,所以在青岛,被称之为岛的有很多,有的是被命名为某某岛,也有的本身就是一个岛,前者比如黄岛,红岛,薛家岛后者比如朝连岛,大公岛,田横岛,灵山岛,斋堂岛等等,正是由于这些岛的存在,丰富了青岛市的海滨特色,成为了著名的海滨城市。

青岛有两个岛?

琴岛、红岛、灵山岛。青岛的名字就是由琴岛得来的,琴岛上苍松翠柏,四季常青,来往的渔民、客商都想多看它几眼。时间长了,琴岛就出了名,可是名字也叫走了音,从琴岛变成了青岛。红岛原名阴岛,1967年更名为红岛。灵山岛位于西海岸新区是一座美丽的海岛。

青岛有两个岛?

青岛有很多岛,最有历史性记载的名岛是青岛即墨区东海岸田横镇的田横岛是齐王田横的冢所在之地,目前也是著名旅游景点,由于离青岛市中心比较远没有被打造成知名品牌,所以知名度在当地比较知名外来的朋友很少有知道的

青岛这一名称的来源是什么?

地处黄河流域下游、黄海之滨的青岛,不仅以其秀丽的海光山色闻名于世,而且还以悠久的文化历史曾成为山东省的文化中心和我国北方的一个著名文化城市。1994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历史文化名城”。

青岛,又称小青岛,别名琴岛,它既是青岛美的象征,又是青岛美的缩影。

青岛、小青岛、琴岛,都是指胶州湾入海处北侧的小岛。这个小岛和青岛历史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重要关系,历来受到史学界的重视和文人墨客的歌咏。但由于这个小岛名称的起源及其与陆地上青岛名称的关系、发展变化、名称的涵义等确有着不同的解释,几十年来还说法各异。时至今日,在多种出版物中还没有一个较为统一的看法。本文试就几十年间先后发见的历史资料,就以下诸问题琐考如下

青岛本是指胶州湾海口北侧的海中小岛,面积仅零点零一二平方公里,海拔有余,北侧距陆地一华里多(约)。清朝同治年版《即墨县志》卷一“岛屿”条目中记载,“青岛,县西南百里”。是说青岛位于即墨县城西南百里的海中。在“山川脉络图”和“七乡村庄图”中都标注有这个海中岛屿。《胶澳志》还明确地说,“青岛,在青岛湾内不足”,以“山岩耸秀,林木蓊清”,故名青岛。

关于青岛名称命名的年代,缺少具体的记载,从现在我们所能见到的古籍来看,明朝中叶已有青岛名称的记载,嘉靖刊《郑开阳杂著》中已载有“青岛”一名。明万历六年(1578年)任即墨县知县的许铤在《地方事宜议·海防》一文中记有:“本县东南滨海,即中国东界,望之了无津涯,惟岛屿罗峙其间。岛之可人居者,曰青、曰福……。”按胶州湾自唐宋以来已成为北方重要港口,尤其是宋代“元三年(公元1088年)……乃置密州板桥市舶司”(见《宋史•食货志》),板桥镇即现在胶州湾畔的胶州市。“市舶司”类似现在的海关和港口管理机构,掌管检查出入海港的船舶,征收商税,收购政府专卖品和管理外商等。板桥市舶司的建立,使胶州湾成为当时中国北方唯一设有市舶司的贸易口岸,海运频繁,所有货船必经胶州湾海口方可到达板桥镇。而青岛位于胶州湾入海口重要航道的一侧,不可能没有“青岛”或青岛的其他名称,只是我们没有见到记载罢了。

在出现“青岛”名称的同时,也出现了“青岛口”的名称。胶州湾内女姑口所立《重整旧规》碑文中明确记载了:“我即邑自前明许公奏请青岛、女姑等口准行海运,于是百物鳞集、千艘云屯,南北之货即通,农商之利益普……”。许公就是许铤。从明朝开始,“青岛”这个地名开始从海中间逐渐移向陆地。青岛北面的海湾称为青岛湾;湾边的村庄称为青岛村;村南的小河称为青岛河;村东南的山称为青岛山。

“青岛口”泛指青岛左右的海湾,范围约从现鲁迅公园至团岛一带的海岬。是“青岛”这个地名,从海中向陆地过渡的名称,它的内涵既包括海口也包括海边的陆地。清同治版《即墨县志》的“海口图”中已将“青岛口”标注在陆地上。

青岛村是明朝初年建立的。明初,天下设立卫、所,青岛东部建有浮山所。据浮山所《苏氏族谱》载:“洪武定鼎,敕封世袭武德将军,赐爵千户授以御券,分封鳌山卫浮山所……,同封千户者九……,同封百户者四,丁、詹、侯、葛,共封十三户……。”另据《丁氏族谱》记载,丁氏其中一支由浮山所迁至青岛村定居,开始人口较少,所以称之为丁家庄。以后,一些军户和沿海渔民也来此安家,逐渐发展成为一大村庄,改名为青岛村(曾分别为青岛村和上青岛村)。《胶澳志》中说:“青岛村,初为渔舟聚集之所,旧有居民三、四户,大都以渔为业。”青岛村地处青岛的对岸,为什么叫青岛村,未见记述,但从我国地名命名的特点来分析,是不是可以说青岛村是以靠近青岛得名的,青岛村附近的海口、小河、小山也都以青岛命名了。初建之后的青岛村的居民多为渔民。随着青岛口海运的逐渐开放,南北船员也逐渐增多。渔民和船员出海多祈求海神保佑平安,遂于明代成化三年(公元1467年)在青岛村西侧修建了一座天后宫,用以祭祀“天后”。《胶澳志》云:“天后之祀,不见于正史,然渔航业奉祀维谨,故海岸恒有是庙。”前几年,《青岛晚报》上开展的“青岛原来是小渔村”的讨论中,就青岛在德国侵占前是不是小渔村的问题上出现了几种说法。就我们掌握的历史资料看,德国侵占胶澳前,青岛早已不是小渔村了,而是一个繁荣的市镇了。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还得从青岛村建立时谈起。前文谈到,青岛村建于明朝初期,开始为军户务农的地方,后一些渔民也来此定居,发展为一个大村庄。明万历年间,青岛村前的青岛口被辟为海上贸易港口,于是“百物鳞集、千艘云屯”。应该说,这时的青岛村已不是个小渔村了,而是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贸易港口了。

了清朝中叶,青岛口的贸易较前更有发展。青岛名称的内涵也起了实质性的变化,青岛的名称已从海中的青岛移向了陆地,青岛村附近一带的陆地通称为青岛。清同治四年(1865年)六月,在重修天后宫的《募建戏楼碑记》中,明确记载:“窃闻青岛开创以来,百有余年矣,迄今旅客商人,云集而至……。”这是我们见到的最早关于“青岛”的记载,这个“青岛”的范围是指青岛口附近一带的陆地,可以说是最早的“青岛地区”。再则“青岛开创以来,百有余年矣”,这个百余年,从同治算起,应是清朝的乾隆年间(1736~1795年)。这样说来,青岛开埠的时间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青岛”的历史发展时间又向前提早了一百余年。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三月,现存天后宫的另一碑文中记载:“盖闻天后以孝成神,以慈爱民,仁护海国,泽洽波臣。而旅客商人云集于此者,尤赖其鸿波不扬,惊涛顿息,故无不念以酬圣德焉。墨邑青岛口,旧有天后宫以妥神灵,不过粗具规模,未足以壮观耳……,宏舸连舳,巨舰接舻,乃增其旧制,敞之以庭堂,峻之以阶级,节税耀彩,金碧腾辉,可谓威镇四海……。”大船、巨舰,首尾相连,停泊于青岛口一带,好一派经贸繁忙景象。天后宫规模较前大有扩展,成为闻名的一大口岸。这样规模的一个商埠,能说是一个小渔村吗?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清朝驻德公使许景澄在其《条陈海军应办事宜折》中说:“青岛一带在烟台未开口岸时,航海商泊,凑集颇盛,本非散地荒陬可比。”许景澄在得知西方列强觊觎胶州湾后,建议清廷在胶澳设防。同年,清廷派道员刘含芳、总兵琅威理莅胶察勘。刘含芳在《查勘胶州湾条陈》中说:“……胶州澳口,口东青岛,高四十七、八丈,有市有关,地属即墨,山脉来自崂山。”明确说明,此时的青岛已有市、有关,“市”,应该是集市贸易,“关”,是指收税的海关。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六月,清廷决定在青岛设防,调派登州镇总兵章高元移驻青岛,建总兵衙门于青岛村旁,青岛成为设防的重镇。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三月,即德国侵占的前半年多,青岛口的商贸店铺已达60余家:“除新近由即墨、平度、金口、海阳来此赁屋暂营者六家外,计车马、旅店九,洪炉一,成衣、估衣、雉发三,油坊、磨坊、染坊六,杂货、竹席、瓷器店铺七,药铺二,当铺一,织网、麻草、油篓、木材八,肉鱼盐铺六,鞋帽、皮货各一,纱布绸店、广洋杂货店三,酒馆、饭铺九,酱园、豆腐坊各一,糕点茶食三,计六十五家,”并进行大宗进出口贸易。“出口以披猪、花生、生油、豆油、豆饼、白蜡、青梨为最;进口以广洋杂货、细白棉布、棉纱、绸缎、糖、桐油、竹木材为多。”(见胡存约《海云堂随记》)。德国侵占前,青岛绝不是一个小渔村,而是一个繁华的海疆重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