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下40度暴风雪露营

如何在暴风雪中求生?

如何在暴风雪中求生?

暴风雪中求生自救最重要的是把握以下几点
◆首先,保存体力,不要盲动。如果被困在车上,待在车中最安全,贸然离开车辆寻求帮助十分危险。开动发动机提供热量,注意开窗透气。燃料耗尽后,尽可能裹紧所有能够防寒的东西,并在车内不停地活动。如果孤身一人处于茫茫雪原或山野,露天受冻、过度活动会使体能迅速消耗,此时应减去身上一切不必要的负重,在合适的地域挖个雪洞藏身,洞内温度比洞外高,一般可避免伤亡。只要物质充分,这种方式可以坚持几天时间。
◆其次,调整心态,适时休息。遭遇暴风雪时,由于恐惧、孤独、疲劳,易造成生理、心理素质下降,此时保持稳定的心态、正确判断方位和决定路线极为重要。疲劳时要适时休息,走到筋疲力尽时才休息十分危险,许多人一睡过去就不再醒来。正确的方法是走一段,停下来休息一会儿,调整呼吸,休息时手脚要经常活动并按摩脸部。
◆尽量保持身体干燥,湿衣服散热是干衣服的240倍。喝热饮有助于保持体温。防寒衣物以毛皮、羽绒物为好。

德军在苏联的寒冬中冻死几万人,他们为什么不燃烧树木取暖?

要树没树,要房子没房子,要衣服没衣服。零下30~40度的天气,就算人是铁打的,也完全扛不下来。
错误的战略部署,延误了战机。 德国在攻打莫斯科之前,先是向南进攻的基辅地区。德国集结500多万的兵力,准备兵分三路进攻苏联。北方集团军对准圣彼得堡,南方集团军对准乌克兰,中路军团对准莫斯科。
本来在北路和中路的集团,一直是势如破竹,取得了很不错的结果。但是由于苏军在南方布置的军力比较多,一时间南路集团军有些吃力。
曾经有士官建议在雨季没有来临之前,先行攻打莫斯科,毕竟这里才是重中之重。虽然乌克兰地区是资源重地,但是只要莫斯科败了,乌克兰也撑不了多久。
可惜这个建议并没有采纳,一场规模极其宏大的围歼战就此展开,西南方面军将近60万人被捕。不过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莫斯科附近集结了110万的兵力,苏联也进入了雨季当中,眼看冬季就要来临。
其实这也不能怪当时的德国高层,毕竟战争打到那样的程度,德国内部的资源也消耗的差不多了。而乌克兰作为资源重地,抢夺下来会占据很大的主动权。就算绕过不去攻打,囤积在这里的70万苏军,也不可能让德军完全放松。
而德军一支引以为傲的闪电战,在苏联地区却失去了作用。长时间没能攻打下来乌克兰地区,也把战事拖得越来越远长。再加上苏联地广物博,在战略纵深上面,德军也是欠考虑。
苏联战略恰当,逼迫德军败退。 在这里有必要介绍一下闪电战,它是由德国著名将军古德里安创建的一种作战方式。充分的利用了飞机、坦克高机动性,高破坏性的特点,对敌方重点地区特殊照顾。在很短的时间内,达到破坏敌方阵营的目的。
之前在欧洲地区一直是屡试不爽,之所以取得如此大的成就,还不是因为欧洲这些地区基本上都是小国。甚至一个小时,飞机就能穿越整个国家。然而整个欧洲面积加起来,可能都没有苏联的大。
因此闪电战到了这里,自然而然的失去了效果。再加上苏联的反抗,战争也被越拖越长。无独有偶,希特勒也曾经夸下三个月攻下苏联的海口,因此就没带这么多冬季装备。
可惜熬过了漫长的雨季,等到苏联极度寒冷的冬季到来的时候,战况也没有出现明显的好转。然而这些士兵带的最厚的衣服,也只不过是秋装。莫斯科零下30多度的天气,让这些士兵完全傻了眼。
其实苏联早就做了最坏的打算,把所有的兵力全部蜷缩在莫斯科附近,准备和德军来一个破釜沉舟。最重要的策略之一就是——坚壁清野,把莫斯科周围能毁的都毁了。
当时在莫斯科周围的所有树木、房屋,全都被烧光砍光。当时打出的口号是:不留下一口水,不留下任何牲口。能搬得动的全部被搬到了莫斯科城内,如果有不愿意的,直接用军队采取强硬措施。
所以等到德军赶来的时候,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就算是想抢东西都找不到地方去抢。至于所说的为什么不烧树木,因为完全被砍光了,能烧的都没有了。
就算是这些树木都留着,对于上百万大军来说是杯水车薪。就算是烧火取暖,总不能一直烧吧?有人说为什么希特勒没有补救?不是没有救,只不过实在是杯水车薪。
后方在得知情况之后,曾经加急赶制出了170万套的棉衣。但是要运到莫斯科,又是一个大问题。因为莫斯科领土这么大,从德国运到莫斯科已经很费劲了,再去定点投放,下面白茫茫一片,也不知道去哪里找。
就算是投放下来了,让德军去找估计还没有走出去莫斯科范围,也就冻死在了外面。德军的失败来看,完全是天时地利人和一个都不占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