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高一生物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高一生物第一课主要内容?

高一生物第一课主要内容?

高一生物第一课主要内容?

一、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1)单细胞生物靠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例:细菌、蓝藻、草履虫

(2)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

(3)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存。例:SARS病毒、艾滋病病毒

二、生命系统结构层次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为:

细胞(最基本的结构层次)→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群落(一定区域内所有种群)→生态系统→生物圈(最大的生态系统)

注意:

①单细胞生物一个细胞就是一个个体,没有组织、器官、系统层次。

②植物没有系统层级,六大器官直接构成植物个体。

③病毒不具有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④生物大分子如细胞膜等细胞结构属于系统但不是生物系统

三、显微镜的使用

1.步骤

(1)“找”:在低倍镜下找到物像后(调焦时,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接近玻片,再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至看清物像,最后利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楚),转动反光镜使视野明亮

(2)“移”:把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把左上方的图像移至视野中央时,把装片向左上方移动,偏往哪儿,就往哪边移动)

(3)“转”: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物镜

(4)“调”:观察并用细准焦螺旋调焦。(调暗用平面镜和小光圈调亮用凹面镜和大光圈)

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物像边长或宽的放大倍数。而不是面积或体积的放大倍数。

(2)总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X物镜的放大倍数。

3.目镜、物镜区别

物镜:有螺纹,镜筒越长,放大倍数越大,距装片距离越近

目镜:没有螺纹,镜筒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4.高倍镜与低倍镜视野的比较

高倍镜细胞较大,细胞数目少,视野较暗,实际观察范围小,与装片的距离近

低倍镜细胞较小,细胞数目多,视野较亮,实际观察范围大,与装片的距离远

5.移动规律

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是物像的倒像,如字母“b”在视野中的像是“q”。

6.显微镜放大倍数变化时,视野中细胞数目的变化

①视野中细胞成单行:后来细胞数目=开始细胞数目/(后来放大倍数/开始放大倍数)

②视野布满细胞(均匀分布):后来细胞数目=开始细胞数目/(后来放大倍数/开始放大倍数)²

四、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本质区别: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1.不同

真核细胞:

①具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仁、核膜和染色质(DNA和蛋白质),有多种细胞器

②变异类型: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③细胞分裂: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

④先转录(细胞核),后复制(细胞质)

原核细胞:

①没有核仁、核膜,有拟核(环状DNA分子,不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体)。

②变异类型:基因突变

③细胞分裂:二分裂

④边转录边复制

2.相同

①都有相似的细胞膜和细胞质

②都有与遗传关系密切的DNA分子

③都有核糖体

④都以ATP作为直接能源物质

3.细胞壁

真核细胞:

①植物细胞:纤维素和果胶

②真菌:几丁质(酵母菌,霉菌,食用菌)

③动物:无细胞壁

原核细胞

①蓝藻:蓝球藻,念珠藻,发菜,颤藻

②细菌(名字带杆,球,螺旋,弧都是细菌,乳酸菌叫做乳酸杆菌属于细菌):肽聚糖

③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

五、细胞学说(施莱登和施旺)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1543年比利时的维萨里、法国的比夏发现人体在器官和组织水平的结构

1665年英国的虎克观察植物的木栓组织,发现并命名了细胞

18世纪 德国的施莱登、施旺提出细胞是构成动植物的基本单位

1858年德国的魏尔肖提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2.主要内容

①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②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③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3.意义: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