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半保留复制是谁

dna半保留复制是谁 DNA半保留复制是如何被发现的?

DNA半保留复制是如何被发现的?

DNA半保留复制是如何被发现的?

1958年,Matthew Meselon和Franklin Stahl将大肠杆菌培养於重氮(15N)同位素中来标定DNA,并在不同时间将菌种转换到普通的培养基中(14N),并测定其结果,结果证明了DNA半保留式的复制机制。而在1968年,日本生化学家R.T.Okazki则发现DNA有一股是“不连续”复制的。复制时,在DNA模板链上会先合成一些短的片段,再藉由连接酶的作用形成新的一股。因此后来DNA复制程序中的这些短片段,就被称为“冈崎片段”。

半保留复制谁提出的?

DNA的半保留复制假说最早由前苏联生物学家尼古拉·科尔佐夫(Nikolai Koltsov)于1927年提出。1953年沃森(J.D.Watson)和克里克(F.H.C.Crick)发表的DNA双螺旋结构为此假说提供了结构上的依据。1958年美国科学家马修 梅塞森(Matthew Meselson)和富兰克林 斯塔尔(Franklin Stahl )的DNA同位素标记试验[2] 证实了DNA的双螺旋结构和半保留复制机制。

生物学意义

DNA既然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它必须具备自我复制的能力,即通过复制形成新的和原来一样的DNA分子的能力。但双链DNA是如何解链、如何进行复制和如何保证DNA序列不变的,一直有很多的假说。

谁发现了dna的复制是半保留的?

在上世纪中叶(1950s)James Watson 和 Francis Crick提出了著名的DNA双螺旋以及双链间碱基配对的模型,根据这个模型,他们进一步提出了DNA复制的半保留模型(semiconservative model),虽然这个模型比当时并存的全保留模型(conservative 模型)看起来简单易行的多,但始终缺乏有说服力的数据.最后在1957年,当时在Caltech作研究生的Matthew Meselson和作博士后的Franklin Stahl设计并实现了这组著名的,证明了DNA复制半保留机理的实验.试验中,他们先将大肠杆菌细胞培养在用15NH4Cl作为唯一氮源的培养液里养很长时间(14代),使得细胞内所有的氮原子都以15N的形式存在(包括DNA分子里的氮原子).这时再加入大大过量的14NH4Cl和各种14N的核苷酸分子,细菌从此开始摄入14N,因此所有既存的“老”DNA分子部分都应该是15N标记的,而新生的DNA则应该是未标记的.接下来他们让细胞们继续高高兴兴地生长,而自己则在在不同时间提取出DNA分子,利用CsCl密度梯度离心分离,而当细胞分裂了一次的时候只有一个DNA带,这就否定了所谓的全保留机理,因为根据全保留机理,DNA复制应该通过完全复制一个“老”DNA双链分子而生成一个全新的DNA双链分子,那么当一次复制结束,应该一半DNA分子是全新(双链都完全只含14N),另一半是“全老”(双链都完全只含15N).这样一来应该在出现在离心管的不同位置,显示出两条黑带.通过与全14N和全15N的DNA标样在离心管中沉积的位置对比,一次复制(分裂)时的这根DNA带的密度应当介于两者之间,也就是相当于一根链是14N,另一根链是15N.而经历过大约两次复制后的DNA样品(generation=1.9)在离心管中显示出强度相同的两条黑带,一条的密度和generation=1时候的一样,另一条则等同于完全是14N的DNA.这样的结果跟半保留机理推测的结果完美吻合就这样,关于DNA复制机理的争论终于被Meselson和Stahl完美解决,而基因学和基因组学也得以在此后的五十年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