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开元寺主要特色

泉州开元寺主要特色 泉州开元寺建筑特点?

开元寺的特别

泉州开元寺建筑特点?

据《泉州志》记载,唐代时这里桑园园主黄守恭有一天梦见一位和尚让他舍地建寺,不便拒绝,于是提了一个条件:如果园中的桑树在三天内能开出白莲花,就施舍。不料三天内桑树真的开出了白莲花,黄守恭也就依照约定舍地为寺,故此得名“莲花寺”。至今寺内西面还有一株古桑树,年代久远,开元寺也因此又被称为“桑莲法界”。

开元寺布局严谨,建筑宏伟,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雄宝殿、戒坛、藏经阁、水陆寺、檀越祠、准提禅林。

开元寺之所以闻名遐迩,主要是因为寺院的两侧广场,分别就是著名的两座古石塔,东为镇国塔,西为仁寿塔,合称“紫云塔”,被称为石塔中的“塔中奇珍”。两塔傲然卓立,巍然对峙,相距约200米,使整个寺院的布局显得更加的宏敞壮观,塔高40多米,是中国现存最高的石塔。

开元寺的建筑物的美有什么特点?

钟楼为砖木结构的二层楼阁式建筑,平面呈正方形。面阔、进深各三间,建筑面积135平方米。单檐歇山顶,上布青瓦,通高14米。其大木结构、柱网、斗拱都展示了唐代建筑艺术风格。甚至上层木构件还有相当部分保持了唐代原貌。

宋代石塔位于福建开元寺叫什么塔?

开元寺双石塔

基本信息

历史沿革

建于唐武则天垂拱二年(公元686年),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

开元寺双石塔

建筑特色

双塔全部用石材建造,仿木构楼阁式,皆八角5层,形式几乎完全相同。

东塔

东西塔位于泉州开元寺内东西两侧,二塔相距约200米。东侧的叫镇国塔,俗称东塔,是唐咸亨年间(公元670—673年)文偁禅师主持建造的。开始是一座木塔,用来安放佛舍利的,后因遇灾重建,改为石塔。该塔是一座纯用花岗岩石、仿木结构的楼阁式建筑,塔心粗壮结实,用横梁斗拱与外壁相连结,具有极强的抗地震和抗台风能力。全塔造型宏伟壮丽,石雕工艺精湛古朴。壁上所雕的八十尊保护神像,身份、服装、姿态、武器、表情各不相同,个性鲜明突出。须弥座束腰部嵌有三十九幅释迦成佛连续故事图像,每幅主题集中,人物故事刻画细致,引人入胜。

西塔

西侧叫仁寿塔,俗称西塔。五代梁贞明年间,闽王王审知在闽大建寺庙,相传王审知原本想在自己的大都督府建造一座塔,可是有一天他做了一个梦,在梦中有一个僧人对他说:听说您要在大都督府中建一座塔,请您移到泉州去建。王审知大怒,命令手下将他推出去斩了,可是砍掉了他的头,身子却跳起来几尺高。梦醒之后,王审知感到震惊,便急忙在泉州选地方建塔。又把木材用海上浮木的方式运到泉州。从贞明二年(公元916年)四月动工兴建,到十二月建成。该塔一共七级,号称无量寿塔。宋政和四年(公元1114年)改名为仁寿塔。后因遭灾重建,改为石塔。

渐渐东西双塔成了泉州的标志性建筑,至今,在闽南和台湾还流传着“站起来像东西塔,躺下去像洛阳桥”的俗语。